找到相关内容67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儒释道合流与理学形成

      儒释道合流与理学形成   北宋时期,是在儒家经学、道教与佛教相结合的基础上孕育发展起来的理学的形成时期。理学是哲学化的儒学,其中渗透了佛教和道教的思辨方法和认识方法   理学,又称宋明理学,或称道学和宋学。从广义上来讲,它是指宋明时期以研究儒家的六经、四书的义理为特点的义理之学。而一般所说的理学,则是从狭义方面说的,特指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。它形成于北宋,经南宋进一步发展,至元代而朱、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433883409.html
  • 道与禅

      其次是:一种学说的真实意义,在于它的实践过程,不在于它的文字记载。求诸文字,往往愈沉溺愈隔远。在庄子,说六经乃“古人之糟粕”;在禅宗,则云:“莫只管册子上念言念语,讨禅讨道,禅不在册子上。”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100287676.html
  • 唯识宗所依经论

      本宗总取《华严经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如来出现功德经》、《大乘阿毘达磨经》、《楞伽经》、《厚严经》等六经及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、《大乘庄严经论》、《集量论》、《摄大乘论》、《十地经论》、《分别瑜伽论》、《观所缘缘论》、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辩中边论》、《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》等十一论为所依。六经之中,以《解深密经》为本经;十一论之中,以《瑜伽师地论》为本论。以玄奘、窥基二师所糅译护法...

    佚名

    |唯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20555530048.html
  • 唯识学的两次译传 《大乘起信论》为昙延所造

    ,藏译并有律天《安慧唯识三十论广释》)。   一   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一云:  “又今此论援引六经:所谓《华严》(重在《十地品》。世亲有《十地经论》,元魏菩提流支译。有藏译本,并有日成注解。...。对汉、藏两个大藏中龙树学和慈氏学所有典籍整理、校对,仔细翻译为各种文字,对人类智慧之增强不无补益,尤其对人类主体的自我认识,乃开拓了新径。   三   根据以上对六经、十一论之简单列举,可知...

    韩镜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0747433.html
  • 《金刚三昧经》与南宗禅法

    五百岁末法中弟子,岂能尽观知人心而后说法乎?设使观知人心,若彼发小乘心,而为说大乘法,可乎?若未能观彼心,而率已意说,又可乎?既未能观,与默然不说,又可乎?若云“依义不依语”,则上六经之义,互相违反,其将孰依乎?若云“依了义经”,则三世诸佛,一切善法,皆从此六经出,孰名为不了义经乎?况诸经中与《维摩》《法华》《首楞严》之说同者,非一也,与《法王》《金刚》《三昧》之说同者,亦非一也,不可遍举,故于二...

    张培锋(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0663755.html
  • 唯识宗所依经论

    唯识宗所依经论  本宗总取《华严经》、《解深密经》、《如来出现功德经》、《大乘阿毘达磨经》、《楞伽经》、《厚严经》等六经及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显扬圣教论》、《大乘庄严经论》、《集量论》、《摄大乘论》、《十地经论》、《分别瑜伽论》、《观所缘缘论》、《唯识二十论》、《辩中边论》、《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》等十一论为所依。六经之中,以《解深密经》为本经;十一论之中,以《瑜伽师地论》为本论。以玄奘、窥基二师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1970518.html
  • 今天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?

    已成书,但经过孔子删定的“六艺”,后来称做《六经》。由于《乐经》不传,于是又变而为《五经》,就是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周易》和《春秋》。《五经》是中国学术和中国文化的源头。按照马一浮的说法,“六艺”可以统摄一切学术。《论语》是唯一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,虽经弟子们后来整理成书,但所记应为实录。《论语》就是《六经》意涵的化育之书。朱熹选注的《四书》即为《六经》的经典选本。所以人们常说的《五经...

    刘梦溪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6553088643.html
  • 超越与僭越——熊十力新儒学: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双重变奏

    主义的构想  内圣诉求是一种内在超越,外王诉求便是一种外在超越。熊十力的外在超越首先寻求其内在超越的道德要求——广大之公——的人伦对应原则,他找到了“仁”。  熊十力综贯读解儒门六经,撰成《读经示要》...在领导民众以行革命, 改乱制而开民主之局。”(注:《原儒》,《中国现代学术经典?熊十力卷》,250页。)  不尽如此,孔子编撰的“六经”也成了关于革命的经典:“《易经》是思想革命之宝典,开体用不二之...

    肖永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3452041.html
  • 徐文明著:王安石与佛禅(二)

    经学的一个组成部分,也许是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部分,但并不代表经学的全部,孔子尽管是先王之道的集大成者,但也未能完全体现先王之道,其思想也不能完全取而代之。   今文经学推崇孔子,以为六经皆由孔子删定,其中包含着孔子的“微言大义”。古文经学则认为“六经皆史”,都是先王之政的记录,代表了上古时代的思想与政治。王安石是比较推崇古文经学的,认为孔子只是“述而不作”,并未删定六经。   将经学与儒学分开,重视...

    徐文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4441915.html
  • 在佛意与自意之间——民间唯识复兴思潮中的南欧学

    思维,都主于对真实佛意的客观诠解,此点当无疑问。  30年代以后,欧阳佛学研究的旨趣发生了显著的改变。研究旨趣的上述变迁,带来诠释方法的相应转变,欧阳下面这段话最能表现此一转变:“毗庐遮那顶上行,六经皆我注脚,求人之所以为人斯已耳,何佛之学,何孔之学?”(《孔学杂著·孔佛概论之概论》)此一“六经注我”的坦承,同20年代力探佛说真意,构成明显的对照。  1943年2月,欧阳致函蒙文通, 在堪称其最后...

    程恭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1940043.html